- 地址:贵州省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花冠路52号
- 邮箱:office@gc-alum.com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阳春三月,贵阳经开区的科创企业不负好时光,正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3月27日,走进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进场不久的自动隔热断桥生产线前,工人正在忙着上料。据了解,这条新建的生产线将铝材穿条效率提高了三倍。“我们仅三月份的订单产值就达到2.5亿元,参与的贵阳贵安在建项目达80多个,当前各生产车间正24小时不停歇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
”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衍雷说。收获如此不俗成绩的背后,是贵州贵材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努力。眼下,贵州贵材正与贵州大学合作开展针对大截面工业型材试制模具的硬化技术项目研究。据李衍雷介绍,传统的模具钢虽然比铝合金硬度高,但在挤压10至20吨铝型材后便会报废,若整个模具都使用硬度更高的合金钢,虽然使用效率能提高不少,但成本过高。而通过硬化镀膜技术提高模具受力面的硬度,既提高了模具的寿命,又降低了成本。“预计4月份进行样机实验,若可实现量产,将进一步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李衍雷说。
不仅如此,贵州贵材还坚持攻坚关键技术,去年和贵州大学合作研发出673MPa级铝锂合金,其强度接近钢材,重量仅有钢材的三分之一,新材料研发将助力贵州贵材在动力电池、光伏发电等“新赛道”上取得新成绩。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力度、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贵州贵材实现了从生产建筑家装领域普通铝材产品的企业,快速向以高附加值工业级产品为主导的科技型企业转型。李衍雷说,为保持技术优势,企业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促进科研成果转换,不断开发新产品,持续擦亮贵州贵材这块“金招牌”。一个企业强大的核心标志,就是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像贵州贵材一样,贵阳经开区一些企业多年来坚持走自主研发路线,掌握核心技术,积极迈向价值链高端。最近,贵州安吉华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忙着开展与贵州大学合作的《基于数字孪生的航空叶片高精度低延时协同加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我们将通过建立实体模型、数字孪生模型,对航空叶片加工过程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解决航空叶片在打孔过程中对叶片形貌的变化适应能力差、电加工精度不高等问题,实现航空叶片自适应协同加工,目前已经到了模型的重构阶段。”安吉华元主任设计师张明飞说,这是安吉华元下好创新“先手棋”、走稳自立自强之路的又一举措。该技术成功后,将大幅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原本1台加工机床要配备1名工人操作,实现自适应协同加工后,1名工人可操作约10台加工机床。作为一家专业从事非标试验台、电火花微孔加工、航空航天机械零件加工、数控设备维修的高新技术企业,安吉华元不满足于简单的业务,而是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其中,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便是安吉华元不断增强自身研发实力的“法宝”之一。这些年,安吉华元加紧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贵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所合作,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每年推出3至5个新项目,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2018年,安吉华元与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中谷实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高导叶片电火花微孔加工智能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电加工智能生产线的空白。“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技术创新,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作为基础。
”安吉华元副总经理杨斌说,企业去年投入800万元用作研发经费的同时,积极引入高技术人才,在企业内部实行“老带新”,在实践中让新人快速成长。实行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勇于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今年,安吉华元还将更新升级生产线,进一步朝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现在订单都已经排满了,预计今年实现产值1.3亿元。”杨斌说,目前公司正在“搬家”中,小孟工业园区8000平方米的新厂房,将为安吉华元“大展身手”提供广阔空间。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学研究的主体。当前,越来越多科创企业和贵州贵材、安吉华元一样,在贵阳经开区茁壮成长。接下来,贵阳经开区将用好“科创10条”“科创贷”等政策,不断激发企业的科创活力,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贵阳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